生理学重点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
山西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创建于1985年,在历任教研室主任毕志军、祁文秀、高胜利主任的带领下,教研室在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取得了快速发展。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硕士生导师2人,2人担任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1人担任中国生理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临床研究管理学组委员。教研室为学校先进集体,生理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
二、学术团队
2004年生理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神经生理学和代谢生理学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2名,培养研究生30余名,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医学高校或医院科研岗,人才培养质量获行业广泛认可。
吴惠文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科技中心主任、山西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校级生理学重点学科负责人。从事生理学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20余年,教育教学成果显著;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在脂肪组织代谢调控、神经代谢机制等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近五年主持(参与)主持吕梁市高层次人才项目(经费30万元)1项、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经费15万元)1项、吕梁市抗疫专项(经费3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万元)1项。在代谢调控领域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论文主要发表于Mol Biol Rep、Endocrine Journal、中国公共卫生、Nutr Neurosci等优秀学术期刊》,研究主要明确了一些药物如达格列净、芦丁等促进白色脂肪褐变、激活棕色脂肪改善肥胖等代谢紊乱的机制,为临床干预肥胖、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材建设:连续参与国家卫健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生理学》的编写工作。
人才培养:指导教育部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培养研究生15余名。
学术荣誉:获吕梁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1项,山西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祁文秀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生理学教学与科研40年。在“脊髓痛觉调制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中枢调控”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主持和参与了1项国家级和多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主持了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西省高校科技开发项目和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多项省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学院重点学科研发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山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以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发表了50余篇学术论文和论著,其5篇被SCI收录;主编和参与编写了20余部生理学“十一五” 、“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教材、改革教材、实验教材以及配套教材,编写了与本研究方向一致的专著1部。
三、科学和教学研究
现承担全校所有五年制医学专业(临床、影像、口腔、眼视光医学、麻醉、预防等)、四年制医学专业(护理学、助产学、医学检验、医学实验技术、康复医学、眼视光学、药学等)和三年制临床专升本的生理学学理论教学任务以及机能试验学课程教学任务。近5年来,年教学工作量在2990~3695标准学时之间,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为本科生授课为总课时的31.77%~38.90%。
生理学教研室参编各类教材32部,其中规划教材13部,主编2部,副主编3部,参编26部,独编1部。生理学教研室获得课题35项,其中省级9项,吕梁市级4项,校级18项,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65篇,其中SCI 9篇,CSCD 33篇,北大核心6篇,省级17篇。生理学教研室获得教学研究课题7项,其中省级4项。发表论文14篇,其中CSCD 4篇,北大核心1篇,省级9篇。
四、获奖及成果
2007年生理学学科被评为首批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2016年被评为重点扶持建设学科;2018年被评为第三批校级重点学科;2023年被评为第四批校级重点学科。生理学课程2009年被评为学院首批精品课程;2013年生理学被评为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批准为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课程;2020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2年生理学课程被批准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022年生理学教研室被批准为教育部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
生理学教研室于2011年被山西省教科文卫委工会评为“山西省第十届育人杯先进集体”;于2011年、2013年、2018年和2023年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2023年获学校教案评比“二等奖”。刘丽霞、荆治华和王文递在2023年中国生理学会全国高等学校人体生理学教师教学大赛(理论教学/微课)中获得“三等奖”、2024年中国生理学会全国高等学校人体生理学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7人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或“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5人次在校级基本功讲课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