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历史沿革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成立于 1985 年,武有祯同志任教研室主任,1991 年任占川同志任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2002 年撤销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成立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任占川同志任教研室主任,2016 年退休,石静同志任教研室主任,2024 年王瑞芳同志改任教研室负责人。
二、师资队伍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现有教师 16 人,其中专职教师 12 人,占比 75%,兼职教师 4 人,占比 25%。其中教授 2 人,占比 13%,副教授 5 人,占比 31%,讲师 7 人,占比 43%,助教 2 人,占比 13%。博士学位 1 人,占比 6%,硕士学位 15 人,占比 94%,博士在读 1 人,占比 6%,硕士生导师 1 人,占比 6%,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
三、课程建设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现承担全校所有五年制医学专业(临床、影像、口腔、麻醉、眼视光医学、预防等)、四年制医学专业(护理学、助产学、医学检验、医学实验技术、康复医学、眼视光学、健康服务与管理、药学、医学影像技术等)的系统解剖学,五年制临床本科、三年制临床专升本的局部解剖学,五年制影像本科的断层解剖学以及五年制麻醉本科的麻醉解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2007 年人体解剖及组织胚胎学被批准为学校首批重点学科,系统解剖学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2014 年批准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20 年批准为精品在线共享课培育课程,2021 年批准为精品在线共享课,2024 年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学科,2024 年系统解剖学被批准为校级智慧课程。人体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科于 2002 年获准为硕士生培养点,于 2004 年正式招生。
四、教材建设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参编教材 86 部,其中规划教材 23 部,主编 9 部,副主编 20 部。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 22 人次,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 16 人次。
五、教学科学研究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先后承担省级研究课题 23 项,市级课题 4 项,校级课题 21 项。发表论文 75 篇,其中核心 23 篇。获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2 项,省级教学科研成果 5 项,地市级教学科研成果 2 项,校级教学科研成果 2 项。
六、荣誉奖励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获国家级奖励 12 项,其中 4 人次在国家级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省级奖励 7 项,校级奖励 65 项,山西省教学名师 1 人次,山西省优秀教师 1 人次,山西省教育厅党组联系高级专家 1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