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每周一学 > 正文

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故事(二)

发布时间:2022-03-21点击数:

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天下扰攘、充满纷争的年代,于是有百家诸子并起,为乱世开太平药方。诸子其实都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保存下来许多有关教育和教师的论述,虽吉光片羽,却弥足珍贵,其中很多经典的词语,被直接引用到后世制定的师德规范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教育家孔子和记录他的言论与生平事迹的《论语》了。

    孔子是被尊崇为“万古师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大批学子向他问学。对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话作一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教育主张来源于他的教育实践,“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教导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贡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在他的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这与契的“聪明而仁”是一脉相承的。“仁且智”,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对于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

    王通是隋代的大教育家,在年轻时因才学出众,被隋文帝任命为蜀王侍读。其后不久弃官归里,一心从事著述和讲学。他说:“天下有道,圣人藏焉;天下无道,圣人彰焉”。王通根据“必仁且智”的思想提出“智不可独”的命题。他说:“仁以守之,不能仁则智息矣,安所以行乎哉?”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敏锐地识别学生的个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是为师之道的重要体现。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善于识人育才,善于量力而教。王通是精通为师之道的大教育家。他培养的一大批人才,后来都在唐代开基创业中成为元勋重臣,如李靖、魏征等都成为了一代名臣。他指出,国家兴衰在于人才,人才得失在于教育,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是否“必仁且智”,即有无远大的抱负和高明的教法。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故事(一)
下一篇: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故事(三)
联系我们

电话:0358-2100777    

邮箱:fyxyjsfzzx@163.com

邮编:0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