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每周一学 > 正文

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故事(三)

发布时间:2022-03-21点击数:

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故事

  王通是隋代的大教育家,在年轻时因才学出众,被隋文帝任命为蜀王侍读。其后不久弃官归里,一心从事著述和讲学。他说:“天下有道,圣人藏焉;天下无道,圣人彰焉”。王通根据“必仁且智”的思想提出“智不可独”的命题。他说:“仁以守之,不能仁则智息矣,安所以行乎哉?”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敏锐地识别学生的个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是为师之道的重要体现。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善于识人育才,善于量力而教。王通是精通为师之道的大教育家。他培养的一大批人才,后来都在唐代开基创业中成为元勋重臣,如李靖、魏征等都成为了一代名臣。他指出,国家兴衰在于人才,人才得失在于教育,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是否“必仁且智”,即有无远大的抱负和高明的教法。

  唐代韩愈对师道传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所以为道”,即教育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道”既是以儒学为根本的中国主流文化,也是现实生活中体现为人性本质的人伦道德和知识技能。教育就是通过“传道”来培养和完善人性,通过“弘道”来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就是指传授儒家道统,传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道理和技能;所谓“授业”,是指讲授文化典籍、经学以及百家之学,使学生受到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所谓“解惑”,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破除学习障碍,在道德修养和知识学问上有根本的上进。“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给“师”与“道”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不仅开启了唐代“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先河,而且对宋元明清的师道传统继承与弘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刚刚出任南康军(今江西九江星子县)郡守不久的大教育家朱熹,决定在庐山东麓的白鹿洞创办书院。在这里,他亲手制订了著名的《白鹿洞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立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特别纪念的一件大事。由于朱熹的提倡和努力,白鹿洞书院不但在其后数百年间弦歌不辍,发展成为“天下书院之首”,“代表了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胡适),并开启了近千年来古代书院的教育传统。朱熹手订的这则《白鹿洞教条》,更是被历代教育家作为师德信条而奉持不渝。例如明代大学者、教育家王阳明就曾说过:“夫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故事(二)
联系我们

电话:0358-2100777    

邮箱:fyxyjsfzzx@163.com

邮编:0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