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教研室
一、教研室简介
儿科教研室隶属于山西医药学院(原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临床医学系,自1985年学校恢复重建以来,开始附属于内科教研室,1998年成立儿科教研室;2007年山西省汾阳医院和临床医学系“院系合一”,双方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教研室依托汾阳医院儿科的丰富临床资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拥有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和先进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环境。
山西省汾阳医院儿科成立于1959年,至今有65年发展史。2008年儿科进行二级分科,新生儿科独立成科,2014年又成立了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4年9月成为山西省首批儿科规培基地,2016年成立儿童保健门诊,2021年12月成为山西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山西省汾阳医院儿科承担着吕梁地区儿科急危症、重症、传染病的救治工作,是吕梁市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儿科疾病治疗中心。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1.临床资源丰富
附属医院儿科年门诊量超6万人次,涵盖新生儿、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内分泌、泌尿等亚专科,病例种类齐全。儿科教研室下属儿内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儿科门诊、新生儿科门诊、儿童保健门诊、儿童哮喘门诊、儿科专病门诊,下属病区中儿内科、及新生儿科现有床位共计110张,每年收治患者超过4000人次,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要临床教研部门。配备NICU、PICU等重症监护单元,提供急危重症救治的实践机会。
2.师资梯队结构合理
教研室现状总体来看,我院儿科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梯队结构较合理,师生比合适,发展趋势良好,适合专业教学的需要。团队包含2名教授、6名副教授、3名讲师及临床经验丰富的骨干医师。承担儿科学主讲教师100%以上是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讲授,在我院的教师年度考核方案(试行)中明确规定,教授每年给本科生授课不少于120学时,副教授每年给本科生授课不少于180学时,近三年来教授、副教授给本科学生上课的比例100%。
3.教研与科研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网络资源的利用,拓展了教学空间,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在教学中贯彻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为基层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在课程选择上对本地区的常见病种重点讲述,为今后服务基层打下好的基础。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到基层服务时能较快独立处理病人。近年来多名教师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在汾阳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儿科教研室积极选派教师参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荣誉。霍风文青年教师在2020年度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荣誉。王小爱青年教师于2023年10月荣获山西省汾阳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比赛二等奖;于2024年11月荣获山西省首届儿科住院医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于2025年5月荣获山西省汾阳医院第十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教案奖。
教研室的科研与教学应并肩齐飞,互补互益。科研推动了教学,教学促进了科研。近五年来,儿科学教研室教师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国家级期刊2篇,省级期刊4篇。科研成果可为教学增添新的内容和活力,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又能加深对科研的要求。日前,教研室加强教学研究,成立了教研课题2项,撰写教学论文热情也得到空前提高。
三、未来展望
在未来五年中将根据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切实做到以科研为先导,以优化教育教学为重点,以建立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师评估机制为向导,以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为关键,大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改善教学环境,优化师资队伍,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附:
我们的队伍:
近5年获得的荣誉:
近5年参加的省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