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
一、教研室简介
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隶属于山西医药学院(原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临床医学系,自1985年学校恢复重建以来,开始附属于内科教研室,2007年山西省汾阳医院和临床医学系“院系合一”,双方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教研室依托汾阳医院神经内科的丰富临床资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拥有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和先进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环境。2023年学院进行教师聘任将精神病学教师纳入神经病学教研室,我教研室改名为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
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87年,至今有38年发展史。目前神经内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65名,其中高级职称14人,硕士生导师2名,科室分为一二病区两个管理,重症病区床位共享,神经电生理室共享,是吕梁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内科质量控制部挂靠科室,是吕梁市脑卒中溶栓地图发布牵头单位。2015年被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授予“卒中中心”。2016年加入中国卒中学会红手环志愿单位,2017年被中国卒中中心联盟评选为的优秀数据收集单位,2018年成为国家脑防委获准的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
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内科承担着吕梁地区神经急危重症及脑卒中防控等综合救治工作,是吕梁市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神经疾病治疗中心。
山西省汾阳医院精神科门诊的前身为心理咨询室,始建于2007年,2017年升级为精神卫生科,现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精神科的联盟单位。精神科通过精神检查、心理测评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等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诊治。业务的主要范围包括各种轻重型精神障碍: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及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与青少年的行为与情绪障碍等。坚持科学的学科精神,结合现代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案和人文的、个性化的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科室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经颅磁刺激仪,为患者提供了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精神科医生均为学院聘任的临床教师,并具备较高教学水平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科研上积极努力,不断发展学科优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1.临床资源丰富
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年门诊量超3万人次,病例种类齐全。
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下属神经内科病房、门诊,精神科门诊,头晕门诊、癫痫门诊、帕金森门诊等专病门诊,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要临床教研部门。配备NICU重症监护单元,提供急危重症救治的实践机会。
2.师资梯队结构合理
教研室现状总体来看,我院神经内科及精神病学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梯队结构较合理,师生比合适,发展趋势良好,适合专业教学的需要。团队包含2名教授、5名副教授、6名讲师及临床经验丰富的骨干医师。承担神经病学主讲教师100%以上是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讲授。
3.教研与科研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网络资源的利用,拓展了教学空间,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在教学中贯彻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为基层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在课程选择上对本地区的常见病种重点讲述,为今后服务基层打下好的基础。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到基层服务时能较快独立处理病人。近年来多名教师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在汾阳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积极选派教师参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荣誉。王淑慧教师在2024年度山西省汾阳医院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三等奖荣誉及最佳教态奖。张丽娜青年教师于2025年6月荣获山西省汾阳医院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三等奖荣誉。王保爱及孔玉娟教师活动学院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教研室的科研与教学应并肩齐飞,互补互益。科研推动了教学,教学促进了科研。近五年来,神经病学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成为吕梁市神经病学重点专科及重点学科,带动吕梁市神经病学学术水平及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日前,教研室加强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热情也得到空前提高。
三、未来展望
在未来五年中将根据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切实做到以科研为先导,以优化教育教学为重点,以建立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师评估机制为向导,以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为关键,大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改善教学环境,优化师资队伍,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附:
我们的队伍:
近5年获得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