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体系规划 > 正文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教师发展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6-10点击数:

大学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学校立足“人才强校”战略,以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以“革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水平,培养综合素质,促进创新发展”为宗旨,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与教师职业发展支撑体系,以“十四五”的良好发展局面为契机,大力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与建设方案。

一、建设与规划背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和教师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目前教师队伍现状和建设与发展实际需要,学校决定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来推进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和教师发展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

“十四五”是我校转型跨越、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的总规划和总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加快学校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大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力度,坚持稳中求进和前进中有所突破,以推动教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创新教师发展机制,优化教师发展环境,努力提升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全面提升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思路

遵循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律,结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和教师教育教学发展热点问题,围绕教师不同职业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技能提升需求,坚持“分级负责、分类培训、需求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学校统筹与系(部)落实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锤炼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融合式培养培训方案,全面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成长,构建校系两级、点面结合、层次清晰的教师全周期发展生态体系,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创新能力等,推动教师队伍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通过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管理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教育教学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和个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相对稳定、育人水平高超、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三、教师发展规划

教师所处自身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影响自己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同。教师发展中心将立足自身的职责与使命,致力于构建全周期、全方位、有特色的教师可持续发展体系,发展体系将贯穿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重点关注教师在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专业提升和职业发展四方面的不同需求,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双创教育、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教师发展素养、教学方法与教学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大赛、科研与论文等。

教师发展途径:以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和学历提升为主,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横向上围绕教师教育教学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开展主题培训,纵向上体现分层培养和递进式成长的特点,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梯级攀升途径,形成教师梯队“长链式”的发展模式,帮助学校构建点面结合、层次清晰的教师全周期发展生态体系,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发展形式:主要依托“在线课程自主学习--在线直播互动培训--名师进校园指导--浸入式深度定制研修”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度聚焦学校教师规划发展和个性化及岗位培养需求,坚持问题驱动、成果导向的教育培训原则,有针对性地定制培训主题,定制培训形式,全周期开展教育培训服务。

四、教师发展体系与实施

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将教师纵向划分为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健全从新手型教师到能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全周期成长发展体系,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培训主题和培训方式,有效满足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自我和岗位提升需求。

(一)在线课程学习助力教师自我提升

选择符合教师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成长发展规律的在线培训课程,开展全校性常规化自我提升。课程体系符合分层培养和递进式、阶梯性成长的特点,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为本阶段在教学和教研中必须要提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方法、技能;选修课具有延展性,参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课程,为下一个职业目标做教学教研准备。参训教师可根据学校设定的培训时间,完成必修课程学习,同时针对选修课程选择学习。

(二)教师全周期成长发展实施办法

1.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

1)校本岗前培训。新教师入职后最重要的是职业达标发展,要尽快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转型教师岗位,做好职业规划,增强师德师风修养,提高教学使命感与责任心,了解教育法规的基本知识,掌握上岗必备的教育教学技能,凡新入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需首先完成岗前培训。

(2)教师资格认定。新入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按照学校《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晋教师[2015]29号)文件规定执行。

(3)导师制培养。各教学单位根据《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新入职教师教学导师制管理办法》,为新入职教师配备教学导师,精心做好新入职教师培养期间教学及科研技能的培养工作。

2.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中坚力量,关系着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未来。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引导青年教师融入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教学观摩、教学能力竞赛、教学成果评比等活动,增强青年教师的立德树人观念,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核心能力水平,加深职业理解,明晰职业发展路径,在各部门协调配合下,使青年教师逐步提高岗位适应度和执教幸福感,实现从站上讲台、站好讲台到站稳讲台,成为学生欢迎、自己满意的教师。

3.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工程

(1)中青年骨干教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骨干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质量评估、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创新改革研究等教学素养方面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提升。骨干教师不仅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发挥信息技术和数据驱动的优势,持续提升和改进教学质量;而且要在教学中发挥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积极参与精品课程、一流金课、教学创新、课程思政示范课、省级以上教学大赛等各类示范课程和教学成果建设。学校依托知名高校的师资力量,针对性规划“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工程”,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课程建设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让骨干教师成为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成为其终身追求的事业。

(2)学校同时将遴选一批骨干教师走进其他兄弟院校和一流高校,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实践指导、操作演练、参观见习、交流研讨等方式,面对面集中解决教师在教学创新、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科学研究和专业成长中的问题,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4.专家型教师(教学名师)培育计划工程

(1)专家型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家型教师队伍作为教师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始终抓紧抓好。学校将为专家型教师搭建学习、培训和引领传承的桥梁,引进高端的在线课程资源供专家型教师深化研究,激励专家型教师凝练教学与研究成果,将经验及时推广共享给全校教师,实现引领传承,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2)学校定期从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教师中遴选专家型教师,采取资助申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编写专业教材、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专家型教师、教学督导专家、导师,培育教学名师奖和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嘉奖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教学成果的专家型教师,传承弘扬优秀教风。

(三)完善对国内外访问学者的选拔与跟踪管理

1.完善对国内访问学者的选拔与跟踪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国内访问学者的通知要求,根据学校有关教育培训规定,做好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和一般国内访问学者的选派和管理工作。通过访学,引导访学教师立志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985”、“211”、医学学科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研究机构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研究,瞄准学科前沿和关键领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提升专业创新能力,带动全校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发展中心和各部门要把国内访问学者的选拔和管理作为提升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强化政治把关,设计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遴选机制,选拔出需求最迫切、最符合项目要求的访学教师,并和访问学校联动加强对访学教师的跟踪管理,实行联动的共管互动机制,共同落实访问学者中期考核和结业考核制度。访学教师访学结束后,要及时返校,向教师发展中心和所在部门报到,并提交相关证明和考核材料,及时开展访学成果经验交流。

2.实施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

  鼓励和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国外访问学者项目、海外高校攻读学位项目或国(境)外知名高校培训进修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熟悉国际规则的创新性医学人才。学校要统筹规划,加强与国(境)外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筹划设立海外优秀人才库,加大对骨干教师出国(境)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的力度。

(四)加强教师校外短期培训进修管理

按照学校教职工教育培训、进修等有关规定和职称晋升有关要求,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和人才需求,并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合理规划完善部门教职工校外培训进修的管理与考核。

(五)搭建教师发展管理平台

教师发展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教师发展管理平台为基石。借助教师发展管理平台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目标,构建以个性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教师发展资源服务体系。

教师发展管理平台支撑在线课程、线上直播、线下面授、线下工作坊等不同形式培训课程的管理与运行,同时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整体评价方案。平台基于行为大数据分析,综合采集教师教师教学、科研、进修、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解决教师发展全流程管理、培训数据全流程采集,优化培训效果评价,精准形成教师大数据,通过教师电子数据档案来客观呈现教师成长画像,为学校教师骨干选拔、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点线面融合互通的科学化个性化教师发展成效,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内部治理与保障支持

高质量完成教师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强化政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保障支持四个方面,有力推动各项发展任务落实,确保学校教学发展体系建设与发展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运行,不断提升人才建设和教师发展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教师发展合力

确保党的重大决策和“人才强校”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完善教师培养发展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优秀局面,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教师发展中心充分发挥作用,负责规划、组织和实施教师发展工作。健全系、教研室教师发展责任制,各系部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师发展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本单位教师发展工作。人事、教务、科技、计财、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履行好计划落实、组织协调、调查研究、督导指导、保障服务等工作。

(二)健全内部治理体系,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内部治理体系。为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的权利提供保障依据,对教师的管理、继续教育、理论与业务培训等情况,予以严格评估和督导;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有效规范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师德行为等;要认真听取其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制度来保障教师在薪酬、福利待遇、培训、评职、评先评优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构建民主、开放、创新、和谐的学术环境,创设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师德考核与奖励机制、师德失范行为查处机制,逐步构建完整的师德培养考核体系,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工作,将各类师德规范学习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的必修内容。

定期组织师德教育报告会和研讨会等活动,面向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专题宣讲,开展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等师德师风教育传承活动,引导教师坚定政治信念,做“四有”好老师;以教师节表彰为契机,联合宣传部和团委等部门,广泛开展“师德标兵”、“光荣从教30年”、“我最喜爱的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提升师德师风在教师节表彰的影响力,增强教职工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制度,实行师德建设责任追究机制,持续强化附属医院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坚持不懈抓好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长效机制建设。

(三)强化政策资源配置,提升教师发展质量

1.加大教师发展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

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和更加有效的教师发展政策。通过积极主动的政策调整和服务提升,助力人才发展,培育和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落实好新教师岗前培训计划、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骨干教师拓展计划和专家型教师遴选计划等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加大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进修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

学校要完善经费投入保障,为师资队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形成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注重综合能力提升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师发展优质资源配置

在学校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优化人才工作和教师发展资源体系,创新教师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和各系部教师发展的共建共育机制,下移教师发展中心,推动教师发展资源的流动共享,全方位提升各系部对教师发展工作的支撑度和贡献度,鼓励和提升一线教师的发展意愿。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教师发展讨论组和工作坊,完善教师发展培训的资源配置环境,打通公共基础课教师和医学专业课教师的衔接,推动课程思政资源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融合。

加强教师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教师发展管理平台,畅通线上线下优质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打造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新模式,建立符合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规律、有利于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发展为导向,探索教师发展向网络化和智慧化转型,确保资源配置和管理透明高效。

(四)完善服务保障支持

教师发展中心定期对教师发展的政策规定、培训项目、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水平、培训管理和组织服务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情况不断改进工作,形成工作闭环,提高教师发展培训设计和服务保障水平。

六、考核与评价

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教师发展规划任务,构建学校和部门二级规划考核评估体系,建立日常督查、中期评估和期末考核机制,全面考核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情况。

(一)日常督查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执行监督,建立规划实施日常督查机制。对照学校及各部门的教师发展建设计划,督查任务落实情况。学校定期召开规划实施专项工作会,听取教师发展规划专题汇报,对照规划任务清单,督察督办,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建立激励和问责机制,对教师发展建设成效明显的部门予以表彰;对规划任务完成不力的部门,予以问责惩处。教师发展中心形成规划落实督查报告,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二)年末考核

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年末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全面总结、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困难和问题,形成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工作总结报告提交学校。对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成效进行科学分析、凝练总结为下一年度的教师发展规划打好基础。

学校将各部门教师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单位、部门年度考核和干部年度、任期考核中,及时督导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各单位、各部门要及时沟通、反馈任务落实情况,协调解决任务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联系我们

电话:0358-2100777    

邮箱:fyxyjsfzzx@163.com

邮编:0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