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实验室简介

首页 > 系部概况 > 教研室实验室简介 > 正文

临血检教研室简介

发布时间:2025-06-27阅读数:

 

随着检验-影像筹备组的成立,临血检教研室就相应创建了;1999年12月检验系正式成立时,临血检教研室也真正地建立起来了;在检验系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临血检教研室也有了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任命了。

医学检验是一个紧密追随现代医学发展,密切服务于临床医学且注重实际操作的临床医学部分,本着培养合格的检验人才的宗旨,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关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一、课程教学任务和实验教学任务

1、检验本科的教学任务有:《临床基础检验技术》(96h,其中 54h 理论和42h 实习)、《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94h, 其中54h 理论和 40h 实习)、《临床实验室管理》(20h,18h理论和2h见习)和《专业英语》(24h, 全部理论)。另外选修课《检验医学导论》和输血方向的专业课也在计划培养中。

2、其它班级的教学任务有:《诊断学》中的实验诊断部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时数有异,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验诊断部分总计 42h, 其中 24h 理论和 18h实验。《健康评估》中实验室检查部分,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学时数不同,四年制护理本科实验室检查部分总计 14h, 全部为理论,曾经也是我们教研室承担。

二、课程建设情况

(一)修订和完善了新教学大纲

随着学校教学规模的调整扩大,新的专业、新的课程需要我们去承担。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我们适时制定、调整和补充教学大纲,不论是新课还是新课本的出现,首要的事情是制定或修订教学大纲,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二)建设较完整的辅助教材

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编写满足新教学大纲和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辅助教材。编制《实验诊断》、《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等科目的实验指导;还编写了《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技能考核评价标准》、《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技能考核评价标准》。为配合高职、高专检验专业输血医学方向,曾编写了《输血技术学》 实验指导,汇编了《输血医学相关教程》。

三、实验室建设情况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实验在检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有实验项目 50多项(我教研室所承担课程开设的实验见表1)。为适应 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我们注重研究和开发新实验,坚持每年都有新实验产生,增加综合性实验和独立设计实验,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知识陈旧没有新意的实验。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实验教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验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及手工仪器对比试验,分别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既能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又能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在实验选择和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具体实验有:

实验一 微量吸管及计数板的使用 (2)

实验二 血涂片制备及染色技术(2)

实验三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2)

实验四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2)

实验五 红细胞沉降率及血细胞比积测定技术(2)

实验六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2)

实验七 血小板计数

实验八 外周血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九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技术(4)

实验十 尿液理学检验

实验十一 尿沉渣检验

实验十二 尿液化学检验(1+5=6)

实验十三 粪便检验(2)

实验十四 脑脊液检验(2)

实验十五 浆膜腔积液检验(2)

实验十六 细胞化学染色技术(4)

实验十七 溶血性贫血生化检验技术 (7)

实验十八 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 (4)

实验十九 正常骨髓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二十 正常骨髓象特征

实验二十一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特征

实验二十二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特征

实验二十三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特征

实验二十四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象特征(2)

实验二十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特征

实验二十二 慢性白血病骨髓象特征

实验二十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象特征

实验二十四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特征

实验二十五 类白血病反应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特征(2)

四、本教研室人员

临血检教研室由最初的2人期,经历了漫长变化的6人期,直到现在的8人期。本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8名,兼职教师1人,其中具有教授1名, 平均年龄37岁,都具有硕士学位。基本情况见表2。

五、教材建设

我室成员参编了不同版本、不同出版社的教材,有人卫出版社、北医出版社、中国医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近几年的教材编写见表3。

六、课程建设

经过本室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教研室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一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都已在智慧树见课并运行,力争建设国家级课程;本教研室也正在建设一门智慧课程。

七、科研和教改等

科研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指导思想,教研室不仅能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能为学生、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基地。我们承担院级、省级科研立项,公开发表国家级论文和省级以上论文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