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关于202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高校辅导员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16阅读数:

各系(部):

为做好2025年度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高校辅导员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第28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二、选题要求

1.课题要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彰显时代特征;要针对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应用性研究,严禁抄袭、杜撰。

2.要求严格参照《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课题指南》的重点研究方向设计研究内容,也可在符合课题指南前提下,立足辅导员工作的实际认真凝练、自拟题目,并在课题名称后用括号注明所依托重点研究方向的序号。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课题指南见附件1)。

三、申报条件

1.只限我校入职1年及以上专职辅导员系列及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申报系列;

2.主持人作为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课题研究全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

3.每个申请者限报1项。课题组成员一般不应少于3人,其中一线专职辅导员不少于2人(含课题负责人)。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4.有在研项目或未结题项目的申请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四、评审立项及管理办法

1.本专项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由各相关部门先行组织遴选并推荐;

2.相关部门审批后报送有关申报材料,由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情况。

3.立项分为重点、一般和不予立项,重点课题经费1万元,一般课题经费0.5万元;

4.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立项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一年期中期汇报,课题研究期满,由学生处组织结题验收(严格执行“前项不结后项不立”的原则);

5.课题成果最终呈现形式原则上为调查研究报告、决策建议、论文(著作),成果要反映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实际,应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6.资助课题结题后凭发票、稿件录用通知予以报销,金额不超过资助额。研究期限到期不能结题的,可根据进度情况提出不超半年的延期,再逾期或未在规定时间提出需延期的将予以撤销。

五、申报材料及报送要求

请相关申报人在2025年3月27日前将纸质版《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辅导员工作专项研究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一式两份)加盖部门公章后,报送学生工作部(处)辅导员工作室沙云玉老师收, 电子版申报书(附件2)发送至邮箱shayunyunn@163.com,注明“申请人姓名+辅导员2025年专项研究课题”。

六、其他要求

1. 申请人填写《申报书》前须仔细阅读课题申报通知和课题管理办法。填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

2.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

3.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

  4.各申报人及审核部门应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附件1. 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课题指南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2024年318


附件1

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高校辅导员研究)课题指南



序号

课题名称

1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研究

2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导高校学生党建质量提升研究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长效机制研究

5

高校辅导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有效路径研究

6

新时代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方法研究

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评价机制研究

8

高校辅导员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9

教育强国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着力点研究

10

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11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2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研究

13

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14

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15

中国高校仪式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16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研究



序号

课题名称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18

基于学生群体画像分析的高校精准思政研究

19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

高校实践育人空间阵地拓展路径研究

21

实践育人大课堂建设路径研究

2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3

构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体系研究

24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5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有效路径研究

26

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

27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研究

28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研究

29

构建高校辅导员培训核心课程体系研究

30

大数据赋能高校辅导员成长与发展机制研究

31

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与晋升路径研究

3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中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33

网络群体极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3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提升研究

35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点与引导策略研究

36

大学生网络素养内容、载体及培育机制研究



序号

课题名称

37

大学生网络 “亚文化”现象的教育引导研究

38

网络正能量生成机理及传播机制研究

39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打造的机制研究

40

高校网络育人成果的评价机制研究

41

大学生数字化精神交往新样态研究

42

大学生婚育观的影响因素及特点研究

43

高校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引导机制研究

44

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的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45

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精准推送机制研究

46

大学生 “轻社交”现象的心理机制与有效应对研究

47

大学生心理问题多维度感知系统研究

48

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49

“五育并举”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创新研究

50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5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与干预策略研究

5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医社协同机制研究

53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54

学生负面情绪疏解引导策略研究

55

高校学生组织育人的路径和机制创新研究

56

场馆育人的有效路径研究



序号

课题名称

57

高质量供给学生活动工作策略研究

58

研究生 “导学思政”工作体系研究

59

辅导员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作用机制发挥研究

60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61

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62

高校建立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研究

63

高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模式研究

64

强化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内涵与路径研究

65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机制研究

66

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67

高职高专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68

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69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70

高校 “样板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研究

71

高校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发挥作用模式研究

72

新时代高校组织员核心素养和提升路径研究

73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

74

高校 “大先生” 时代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75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76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序号

课题名称

77

数字赋能高校基层党建研究

78

共建共享模式下高校党建资源库建设与实践研究

79

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有效策略研究

80

涉校网络自媒体管理研究

81

AI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研究

82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83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引导机制研究

84

AI辅导员的意识形态风险及防范化解策略研究

85

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创新管理研究

86

高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体制机制研究

87

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认知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88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动态感知体系研究

89

网络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研究

90

高校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方式及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