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血友病日|科学防治血友病 让生命不再脆弱
每年的4月17日为“世界血友病日”。 为了纪念世界血友病联盟发起人─加拿大籍的法兰克·舒纳波先生(Mr.Frank Schnabel) 对于血友病患的贡献,以及唤起大众对于血友病的正确认知,自1989年起,特别选中他的生日4月17日作为“世界血友病日”。每年到了这天,世界血友病联盟都会举办活动,同时世界各地血友病患者共度节日。
2025年4月17日是第37个“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旨在引导和促进血友病的积极预防、规范诊疗和科学护理,减少出血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1.什么是血友病呢?
血友病是一组血因子缺乏导致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常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因此,血友病患者也常被称为“玻璃人”。
2.血友病是怎么遗传的?
血友病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男性传递、女性携带。其遗传有以下4种情况:
3.血友病应如何治疗?
①替代治疗
应首选基因重组凝血因子制剂或血源性凝血因子制剂。
②按需治疗
应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原则,要求在出血发作2h内给药。
③预防治疗
为防止出血而定期给予的规律性替代治疗。
4.血友病患者在出血时应如何应对?
当血友病患者发生急性出血时应采用RICE原则:
REST(休息):避免受伤的肢体活动
ICE(冰敷):每次10~15分钟,每2小时一次。
COMPRESSION(压迫):可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出血部位。
ELEVATION(抬高):将出血部位抬高至心脏高度以上。
5.注意事项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各种安全防范。
②注重牙齿和牙龈保健,防止龋齿和牙龈疾病导致出血。
③鼓励进行非接触式运动。
④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所有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让我们一起了解血友病,走近“玻璃人”。